卓别林为什么成了经典

电影喜剧大师查理·斯宾塞·卓别林用它叙述的电影故事征服了世界,在银幕上以层出不穷的噱头、滑稽的表演和他独创的头戴破礼帽、脚登大皮鞋、手拿细手杖,迈着企鹅步的流浪汉夏尔洛的形象,给一代又一代的观众带来了无穷无尽的欢笑。然而在这种欢笑背后却隐藏着人生的孤独与凄凉。他的喜剧关注“小人物”的命运,将人道主义精神和社会批判因素融入其中,创造了世界喜剧不可逾越的高峰。

青年时期的卓别林参加了《凯西马戏团》一剧的长期演出,剧中人物中有个无赖,卓别林演那无赖时夸张地创造了一个动作:以左腿为支点,右腿外屈来个一百八十度转身,逗得观众乐不可支。这个动作日后就成为卓别林塑造的流浪汉夏洛特经典形象的元素之一。后来卓别林又参加了著名的滑稽短剧团——卡尔诺剧团。他同样成功地扮演了一个街头醉鬼。因为他在兰贝斯东巷度过了少年时代,那里经常有这种生活潦倒、借酒浇愁的人。卓别林善于观察生活,经过提炼、浓缩后,夸张地再现这类平民生活中的人物,所以他很快就成为卡尔诺剧团的台柱演员。

“这个脸色苍白、身材不高,有时看上去愁眉不展的英国人。一上舞台,就成了能逗人发笑的角色。我想他能使我的电影吸引人们的。”凯斯东影片公司的制片主任塞纳特的这个决定,使卓别林从舞台走上了银幕。

与凯斯东公司签订合同后,卓别林来到美国。他认定这是个前途似锦又充满活力的新大陆,可在拍摄电影的过程中,他马上感到当时的滑稽短片里,下层人物的形象粗俗又浅薄。"我要塑造一个全新的独特角色。"这个念头强烈地在卓别林心中跃动着。1914年1月里的一天。卓别林在拍片前,进入服装库房,呆了好长时间。等得不耐烦的剧组人员有些恼怒了,这时,他们看到服装库房的门开了。一个头戴小尺寸的礼帽,上衣紧紧裹着瘦弱的上身,穿一条肥大的裤子和一双又宽又长的旧皮鞋的人出现在眼前,他手中还拿了根竹子细手杖,鼻子下粘了撮小胡子。卓别林凭这一身不协调的古怪打扮,从此塑造成功了世界电影史中著名的流浪汉形象夏洛特;而且他在镜头前会别出心裁地制造笑料。

几部短片拍摄后,制片人马上就明白了,这类影片只能由卓别林自导自演才能取得最佳效果。从这时起,一系列以流浪汉夏洛特为主角的电影相继诞生了。

卓别林曾说:"你得相信自己,这就是秘诀。即使我在孤儿院或沿街要饭果腹的时候,我都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棒的演员。”

卓别林是迷人的,他有着与生俱来的不可抵抗的巨大的人格魅力,所有的人都为他倾倒,他几乎让那个世界疯狂。无论成名之初,还是走红之后,无论是客居异域,还是在荣归故里,他光芒四射,一片灿烂,所到之处,总是万人空巷,受到人们夹道欢迎,甚至人满为患。

当时有人给他写信这样署名:Tokingcharliey(查理王)。

肖伯纳说:“卓别林是电影史上独一无二的天才。”

卓别林有许许多多的作品带给了人们无穷无尽的快乐和欢笑,其中最主要的有:

《淘金记》——查理怀着黄金梦,只身来到克伦迪克。他逃过被狗熊吞噬的厄运,和大胖子吉姆交为好友。在吉姆的保护下,查理摆脱了恶棍拉森的欺侮。二人分手后,查理在一家酒吧邂逅舞女乔治亚,并一往情深爱上她。吉姆发现了一座金矿,但被恶棍拉森打伤,患了遗忘症。吉姆找到查理一起寻找金矿。后来,他们终于找到了金矿成了亿万富翁……卓别林最钟爱的作品,一部“笑中带泪”的杰作,一个淘金狂的磨难和梦想,煮食皮靴、带狗跳舞、悬崖木屋等片段已成为喜剧电影的经典,当年在美国创下六百万的惊人票房,艺术价值与娱乐价值同样出色。

《大独裁者》——查理·卓别林自导自演的此片拍摄于希特勒气焰最为嚣张之时,片中对希特勒大加讽刺的情节显示了其道德勇气可嘉的一面。剧情描述犹太人理发师查理,因为独裁者兴杰尔对犹太人下达了逮捕令而东躲西藏。不料在奥国边境时,却被驻守在那里的德军认为他就是兴杰尔,于是他趁机作了一场维护民主主义的大演说。该片并不是卓别林的杰作,理发匠部分平平无奇,独裁者部分则有淋漓畅快的效果,尤以地球舞一场令人叹为观止。最后的演说内容精彩。

《摩登时代》——本片故事发生在美国二十年代经济萧条时期,工人查理(卓别林饰)在工厂干活、发疯、进入精神病院,这一切都是与当时的经济危机给人们带来的生存危机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在艰难的生活中,查理和孤女相濡以沫,场面温馨感人换发着人性的光辉。影片的结尾则是常见的“黎明曙光”,代表了好莱坞的一般模式,更被中国早期影片奉为经典。

《城市之光》——该片描写了一个流浪汉(卓别林饰演)爱上了一个卖花的盲姑娘,于是他一心一意地帮助她恢复视力,直到有一天他搭救一位富翁,因而被请回家并待为上宾,但次日富翁醒来却翻脸不认人。流浪汉为帮助盲女,参加拳赛却功败垂成,徘徊街头又巧遇富翁,富翁给流浪汉1千元资助盲女,两人却遭遇强盗,流浪汉舍命保钱,送盲女就医,自己被警方误会被捕入狱。片中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但卓别林凭借着细腻、直率而又幽默的肢体语言,巧妙地将其化解了。

在卓别林主演的生活片中,主人公长年累月在装配生产线上拧螺丝,拧得太急了,竞拧到前边人的屁股而未察觉。编导运用“怪巧”的手法渲染画面,造成情景幽默,以抨击当时西方的劳动异化现象,令人忍俊不禁。

展开全部内容
友情链接